三五好友小聚唯美句子(三五老友常相聚,岂不人间美事)

时间:2025-01-25 00:21:11

最近看到几篇关于喝酒的消息。近日知名华人企业家林建新在美国纽约饮酒过量致死;前不久,贵州一青年大量饮酒生命垂危,其父亲努力摇晃却无济于事;再往前,中央纪委监委通报,青海省六名正厅级领导干部党校培训期间饮酒,造成一人死亡。

喜欢喝酒的人大多热血豪情、意气风发,有时候遇上三五好友,酒酣耳热之际就容易把控不住自己。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”,当年诗仙李白酒喝多了也飘,一高兴就要拔剑起舞。

喝酒的最佳境界,个人认为小酌微醺即可,陶陶然而不失自;一旦饮酒过量,轻则大伤元气、损害身体,重则胡言乱语、行为失控,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。

中国人是热情浪漫的族群,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,一直伴随酒文化的深厚印记。形容某人不堪,常说他沉溺酒色、酒囊饭袋 、嗜酒如命;比喻某人英雄豪迈,就称其酒逢知己、把酒言欢、千杯不醉。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酒有关系。

战国时信陵君率五国联军打败秦军、威震天下,却受到魏安釐王猜忌,只能终日借酒消愁,最后郁郁而终。信陵君死后十八年后,秦王嬴政灭魏国。

秦朝末年,群雄逐鹿,项羽摆下鸿门宴意图除掉刘邦。双方席上饮酒期间,项羽的谋士范增派人舞剑,意图刺杀刘邦未果。四年后项羽在垓下兵败,逃到乌江岸边自刎。

汉代名将霍去病北征匈奴,汉武帝送来一坛美酒已示嘉奖。霍去病把这坛酒倒入河中,同众将士同饮河水,表示共同接受皇帝恩泽。小霍同志六次出征,迫使匈奴远遁漠北,为大汉王朝立下不世功业。

到了唐代,伴随着诗歌的繁盛,酒文化也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。贺知章、王琎、李适之、崔宗之、苏晋、李白、张旭、焦遂被称为“饮中八仙”。李白关于饮酒的诗句,如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、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”等等,被后人千古传唱。

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,鉴于五代以来的政局动荡,为杜绝“陈桥兵变”“黄袍加身”情况再次出现,在宴会上威逼功臣宿将交出兵权,回家养老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杯酒释兵权”。

明朝时酿酒技术达到了新高度,酒文化逐渐盛行。永乐年间,交趾国使臣自恃酒量,朝中无人能与匹敌。大臣曾棨奉召陪同,与使臣连饮数日不醉,对方只得甘拜下风。明成祖朱棣称赞道,曾棨不仅才学出众,仅凭酒量也是当朝状元。

许多朋友提到喝酒话题,经常说哪个省份酒量厉害。有的说东北人性格豪爽,一天三顿小烧烤;有的说甘肃人勇猛刚毅,盘腿坐炕上就喝;有的说内蒙人热情好客,号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,内蒙古不相信喝醉;有的说东北虎、西北狼,比不上江苏打圈强;还有说河南人最能喝,一套流程下来保证你扶墙走。
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,关于酒的故事连绵不绝。重要的是酒品要好,朋友聚会就图一乐,不贪杯、不妄语,高兴来,平安去。三五老友常相聚,岂不人间美事。